提振消费信心 新业态加把劲

时间:2020-03-20  发布者:sdszbzz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消费短期造成较大影响。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疫情期间,以网络购物与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同时,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文旅产业发展迅速,云娱乐、云直播、云看展等新业态用户高涨。

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至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如何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3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我国消费长期稳定趋势未变

1月份至2月份,我国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37%,家具下降33.5%,建材下降30.5%,家电下降30%,住宿、餐饮、美容美发、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行业和业态客流大幅下降,企业面临较大困难。

“总体看,疫情对消费短期影响较大,中期趋于平缓。”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说,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预计消费将逐步恢复。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与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去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8%,已经连续6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看来,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特别在当前国外疫情加速蔓延情况下,集中精力扩大国内消费、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正当其时。为此,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指导地方落实好既定的扩大消费措施;二是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措施。

王斌说,当前至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抓好企业复工营业,指导督促疫情风险低、复工进度慢的地区抓紧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门营业,尽快恢复市场正常经营水平。进一步研究提出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支持引导各地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产品以旧换新。完善便民消费网络,优化便利店、菜市场布局,打造社区便民商圈。

新消费展现强大生命力

“我国消费展现出强大韧性、活力。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药店’等逆势发展。”王斌说。

疫情期间,以网络购物与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为应对疫情影响,零售及餐饮企业积极开拓线上业务,加快发展互联网销售、外卖送餐等无接触服务,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美团“安心餐厅”、京东到家等一大批促进社区消费的创新模式加快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至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新型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如何培育发展新消费?哈增友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以5G网络与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信息服务全覆盖;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上线升级;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促进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新消费健康发展。

数字文旅产业用户高涨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如何满足广大群众的文旅消费需求?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介绍,疫情期间,很多线下文娱活动受到影响,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文旅产业发展迅速。云娱乐、云直播、云看展等新业态用户高涨,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云旅游项目,各地博物馆推出了2000余项网上展览,春节期间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众多5A级景区开辟了线上游览功能,一批VR(虚拟现实技术)文化旅游产品在网上传播,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及丰富多彩的文化。

高政表示,下一步,将在4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一是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来帮扶企业努力降低疫情影响,增强数字文旅企业的发展信心与后劲。二是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发展机遇,大力培育新业态。三是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四是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格局。

高政说,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超过30%,已恢复开放的旅游景区主要为山岳型景区、开放型景区与市民公园等室外旅游场所,总体运行平稳,未出现异常情况。截至3月15日,陕西、上海、四川等地180多家博物馆恢复开放,其中19家一级博物馆恢复开放,各地按照要求普遍采取网上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分时分流、分区域开放、语音讲解、数字导览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本网编辑 何洋/整理

版权所有: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 鲁ICP备17016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