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 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1个十年行动纲领 也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从发布实施至今已满两年 收获了许多成果 国际关注超出预期 在肯定和赞誉之外 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实施进展是否符合预期? 中国制造强了,就不从国外进口了吗? 产业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离了吗? 加快发展重点产业会否带来新的过剩? 中国制造靠什么实现“弯道超车”?
针对这些疑问, 经济日报推出“聚焦中国制造”系列报道, 7日内连发5篇文章, 在对业内权威专家的深入采访中, 探寻答案↓
《中国制造2025》 实施进展是否符合预期?
◎ 《中国制造2025》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预期。 ◎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初战告捷。
《中国制造2025》从发布实施至今已逾两年,进展是否符合预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预期,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中国与美、德、日等处于第一和第二方阵的制造强国的差距在缩小,二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已全面启动、初战告捷。
“《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发布之快、工作推动速度之快、各地政府与企业协会响应之积极都是符合预期的。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竞争合作的标志性符号。”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
迅速形成规划体系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力争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屈贤明说。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目前,“1+X”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5个重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2个专项行动指南,信息产业、制造业人才等4个发展规划指南共11个专项规划以及2个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抓落实的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制造2025》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北光坦言,《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已召开4次会议来部署重点工作,并召开了若干专题会议来推进工作。因此《中国制造2025》整体推进速度非常快,从中国工程院历时两年多的重大课题变成《中国制造2025》规划,又迅速形成了“1+X”规划体系,并构建起政策保障来一项一项重点落实。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各地也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政策,多个“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群)成立。两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进一步加快。
据李北光介绍,目前工信部统筹各地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布局,已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苏南5市、珠江西岸、长株潭、郑洛新等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群)在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情况符合预期,而国际对其的关注超出预期。美、德等国都将其视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左世全说。
重大工程全面启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目前,五大工程已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五大工程中,智能制造工程成效最为显著,智能转型已成为各行业尤其是骨干企业的实际行动。”左世全介绍说,首批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最高达到2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最高降低60%。探索形成了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技术标准方面研究制定了数字化工厂参考模型等一批关键的标准,初步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架构。
同时,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进入创建阶段,各地区相继培育建立了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59.6%。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425家和171家。
“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要靠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攻关。我们鼓励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个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我们只选一家,这一家一定是水平最高的,要避免重复建设。而且省与省之间的创新中心也会联合起来,形成创新网络。”李北光说。
两年来,工信部还安排了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推动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取得新进展,如高端航空紧固件等一批产品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技术,如高标准轴承钢材料形成了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若干先进基础工艺获得重要进步,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不锈钢管实现产业化。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如数控机床、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累计发布1.1万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第四代移动通信等97项提案成为国家标准。
规模扩张仍待改变
李北光表示,总体来看,实施《中国制造2025》两年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支撑制造业企稳回升、提升制造业能力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产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成果:中国标准动车组取得突破并开始试运行,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客机投入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左世全强调,与以往发展制造业的方式不同,《中国制造2025》更注重基础能力和产业生态建设,这也恰恰是很多外媒对《中国制造2025》的评价。
“我们要加快巩固已有的技术优势,发挥我们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优势。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还要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规则制定等方面的优势,不要为取得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要冷静地看到,我们和制造强国的差距还很大,《中国制造2025》才刚刚实施两年。”李北光坦言。
屈贤明分析说,从目前的综合数据统计分析来看,中国与美、德、日等处于第一和第二方阵的制造强国的差距在缩小,但主要是规模扩张带来的效果。虽然中国制造业扩张速度在降低,反映创新和绿色制造水平的持续发展指数增长可喜,但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的指数增长缓慢。总体看,要彻底改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式,还需继续努力。
“随着《中国制造2025》推进,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扩张的转变过程一定会支撑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这是长期向好的态势。但是目前,中国制造的规模扩张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必须进行体制机制的深度变革,扎实打好基础,道路还很漫长。”李北光强调。
同时,屈贤明坦言:“五大工程进展差异很大,总体看是智能制造很热、工业强基工程和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推进很难。这和我们当初的预期是一致的,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大的努力。”
屈贤明进一步指出,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四大难点,包括提高创新能力,从主要是跟踪式的模仿创新转变为并行乃至引领的创新模式;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发展滞后的问题,夯实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解决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大力降低能源、材料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步伐在加快,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两个方面不是两三年就能全面实现的,还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从需求出发的技术创新,需要标准和客户认可度的提升,更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左世全说。
中国制造强了,就不从国外进口了吗?
◎ 各国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不可能出现哪个国家制造业完全替代外国制造的情况。
◎ 《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多来,一直对内外资企业均采用相同标准,一视同仁。
有外媒表示担忧,《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在高端产业中让中国技术取代外国技术,让中国制造取代外国制造,并提高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为什么要在高端产业中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真的是要取代外国技术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
不可能替代所有外国制造
“一些国外媒体认为《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进行进口替代,这是存在误读和误解的。”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先进技术和产品都有极大的需求,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开展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也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针对外媒“中国技术要取代外国技术”的声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分析说,《中国制造2025》主要是强调发展高端制造业,而与这一战略目标对标的正是美、日、德这些以高附加值、高端产业为主的发达国家,因此一些外国媒体会宣称中国是要在高端产业中替代外国制造。
“外媒有些多虑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或替代所有的高技术行业。”许召元说,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后发展起来的国家普遍都要遵循产业升级、不断扩大高端产业比重的路径,而在这一过程并没有对世界制造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日本、韩国和德国在制造业追赶、崛起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美国制造产生完全替代作用。
换言之,《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肯定会促进部分行业实现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发展出中国自己的高端技术,也会对其他国家的高端产业产生一定的竞争,但各国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不可能出现哪个国家制造业完全替代外国制造的情况。
今年以来,德国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中国欧盟商会、美国商会等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发表了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报告。对此,李北光强调说,报告所提及的相关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等《中国制造2025》相关发展指标,都是援引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编制的研究报告,是预测性的,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且,战略咨询委员会是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组成的研究咨询机构,在发布路线图时已声明,上述指标是预测性的,不具有约束作用,更不是政府行为。
不会带来不公平
《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还有说法认为,中国会对国内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对外资企业带来不公平。对此,李北光坦言,实施《中国制造2025》两年多来,一直对内外资企业均采用相同标准,一视同仁。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措施。
比如,在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国家增材制造创新联盟已有3家海外成员单位;在智能制造方面,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被列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李北光补充说,C919就是中外企业合作的典范,其发动机、航电、飞控系统来自多个欧美合资或独资公司,供应商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等,其中一级供应商中的国际企业就有十几家,二级和三级供应商更是多达数百家。
“质疑‘只扶持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带来压力’的观点有误读误解,也有主观臆断、故意曲解。”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所长乔标分析说,表面上看,这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关注,实质上是利用国际话语霸权,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施加压力,甚至挑起外资企业的不满情绪,降低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吸引力。进一步分析可知,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2025》的质疑,主要就是担心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会抢占国际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是实行严格限制和出口禁运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症结所在。”乔标认为,不解决这一难题,不仅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成为一句空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将缺少根基,而《中国制造2025》的出发点就是要依靠自主创新来解决我们发展的短板问题,满足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将给中外市场带来巨大商机
乔标坦言,任何一个国家都愿意提高自己装备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关起门来提高自己装备的质量和水平,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等于是闭门造车,是达不到应有目的的。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合作前景。”李北光表示,《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中国与一些国家开展了积极的交流合作。比如,就《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建立了合作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不过,由于成本等原因,欧美发达国家的优势和重点主要还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李北光透露,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与美日等制造业强国仍将保持互补关系,已经形成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竞争态势短期内很难出现颠覆性改变。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市场在追求产品质量和装备提升方面,自身的水平提高了,也必然会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乔标分析说,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会给中外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企业要提高产品制造的质量,必须提高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在这个提高过程中,就需要跟发达国家合作,也会有更多的国外装备制造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的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会有更多的中外企业在装备技术领域加强合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先进技术应用市场,而国外的装备要进入中国的市场,必须把产品当地化。比如美国的通用现在在中国已经占了17%的市场份额,它就是按照中国的道路状况、气候条件等进行了改造,市场份额才得到不断的扩大。
李北光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实施,绝不是“不买国外产品”,也不是“替代外国制造”。相反,中国在推行《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会始终秉承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更多外国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间的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产业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离了吗?
◎ 《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政策是对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进行引导,而不是包办。
◎ 政府制定重大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是世界主要制造大国的通行做法,尤其对于追赶型国家而言。
《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一些国外机构和媒体有一些质疑。其中,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的报告,认为相关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那么,《中国制造2025》真的对产业干预过多了吗?
“这是对《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政策的曲解和误读,应该说是引导市场更为准确。”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未来,我国仍将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这也是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发点。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政策是必要的,是对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进行引导,而不是包办。比如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高端装备的突破以及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都不是某一个企业可以实现的。在我国制造业从大向强迈进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推进作用。
“修复”市场失灵地带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向记者指出,我国发展经济的国策是主要依靠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准则。但是当前制造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共性技术缺失问题、基础薄弱问题,单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存在一些市场机制失灵地带,必须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哪里是市场失灵地带?李北光为记者画了一张图,制造创新流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资金投资高;第二个阶段是企业产业化阶段,这个阶段资金涌入更多;第三个阶段是中间实验阶段,即实验室生产和生产原型能力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市场失灵地带,也叫“缺失的中间带”,需要政府的力量。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已超过100万亿元,这样庞大的市场和高度市场化的领域,政府无法干预也干预不了。但是在某些前瞻性领域,比如高端装备领域等,就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有效市场的出现离不开有为政府,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可替代。只有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李北光说。
“《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任务和五大工程都是要解决共性问题。什么是共性问题?就是那些单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李北光解释说,比如《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共性问题分别是创新、质量、绿色、结构和人才,这五大问题完全依靠市场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政府来引导,因此五大工程正是围绕这五大共性问题来设计。
引导产业发展是通行做法
“政府制定重大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是世界主要制造大国的通行做法,尤其对于追赶型国家而言。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大背景下,各国无不选择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巩固和提升制造强国的优势地位。”左世全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许召元向记者介绍说,在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方面,近代比较成功的代表性国家是日本和韩国。其中,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重点支持煤炭、钢铁、电力、造船等重化工业,50年代后期重点支持化纤、石化、电子、机械等产业,70年代后开始支持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飞机等高技术产业。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重点支持钢铁、机械、电子、纤维行业,70年代重点支持石油、化学等重化工业,80年代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发达国家不“干预”市场吗?事实上,近年来,发达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更为普遍。据许召元介绍,2012年2月,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正式将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15年6月,美国已先后成立了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2011年前后,欧盟主要成员国也相继发布了本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如英国颁布了《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之路》报告,确定了航空、建筑等11个行业作为关键发展领域;德国在“工业4.0”之前,早在2010年7月就发布“高技术战略2020”,将气候/能源等10个项目列为全力支持发展的计划。
“还应看到,目前,发达国家的一些技术和产品对中国实行严格限制、出口禁运,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加快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满足市场需要。”李北光说。
政府应该做什么
许召元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已经和以前的产业政策方式有所调整,转向更多依靠功能性产业政策或普惠产业政策,而不是直接支持企业或产业。例如,《中国制造2025》更多支持创新中心、研发能力、技术改造等投资,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类型企业都可以申请享受,并没有直接对企业或者市场产生“干预”。此外,在资金投入中更多采用产业基金形式,由市场机构发现投资机会,政府资金只作为补助或跟投方。
“政府的力量要放在产业化前端。我们制定《中国制造2025》分省份指南时也在引导地方政府不干预市场,而是立足打造生态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外部支撑。我国恰恰反对干预产业化进程,不去要求企业具体生产某个产品,充分竞争的领域要让市场自己去配置资源。”李北光说。
政府应该做什么?李北光认为“应该建好平台”:平台首先要“平”,要开放、不能有“栅栏”,要针对共性技术,要对内资外资都开放;其次要“高”,要瞄准行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对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前布局,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第三还要“通”,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的各种技术平台都要融通联合、协同创新,从而搭建起更大平台。
“现在,广东东部地区、浙江、江苏、山东等工业大省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建平台上了,也开始提前布局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但一些西部地区还是更注重产业化和占有率。”李北光坦言。
但屈贤明也提醒说,在引导调控过程中,要警惕一些政府干预的不良苗头。他建议,以中央财政为杠杆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让更多企业受惠;出台更多普惠政策,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
加快发展重点产业会否带来新的过剩?
◎ 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完全是企业的自主选择。
◎ 《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支持的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产品的创新性强,同质化程度低。因此,可以预计,即使各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一哄而上的情况,但很难仅靠扶持就发展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也不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国制造2025》提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国内外对此非常关注。有些国外机构和媒体质疑,这会带来新的产能过剩。对此,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回答,“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扩大生产是企业自主选择
《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各地贯彻落实的积极性很高,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的热潮正在兴起。
“企业投资有关产业和技术完全是自主行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李北光表示,我国发展有关产业和相关技术都符合WTO相关规则。以半导体产业为例,2014年发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就是一个指导性意见,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创新主体作用。
李北光认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完全是企业的自主选择。比如,国内市场对半导体产品具有较大需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快速兴起,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缺口较大。今年以来,存储器全球普遍缺货,华为等中国手机企业很难拿到现货,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价格也大幅上涨了60%左右。国内相关企业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不断扩大半导体生产能力,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的自主选择。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布和实施,各地有了新的工作抓手,也有了努力的重点方向。但从各地落实《中国制造2025》情况来看,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苗头。”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所长乔标举例说,《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后,不少省市相继发布了各自的行动纲要,其中有超过半数的省市提出要发展集成电路、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纳米材料、石墨烯等产业。“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解决这一问题,很有可能出现新兴产业、高端产业低端化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品牌效应化解产能过剩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将有效带动供给侧经济结构调整,对提升质量品牌、解决产能过剩有着积极作用。”乔标分析说,《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我国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和成效。比如,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咨询和诊断工作不断加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第三方认证有序推进。同时,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工作机制,在全行业树立了一大批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认为,《中国制造2025》会促进一部分企业转型升级,会拓展目前中国制造的市场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因为容易产生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的一个普遍特征是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可以依靠价格竞争抢占市场。”许召元说,比如钢铁、水泥、玻璃,包括太能阳发电、风电等,这些产品总体来说差不多,只要价格够低就能有市场,企业就能运营,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不起太大的作用。
许召元认为,《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支持的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产品的创新性强,同质化程度低,并不是光靠资金和人力支持就能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可以预计,即使各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一哄而上的情况,但很难仅靠扶持就发展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也不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
形成差异化建设格局
《中国制造2025》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形成各地区差异化建设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李北光介绍说,为了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在充分征求地方意见的基础上,工信部研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我们鼓励各地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搭建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发展的平台,避免地方政府在产业化方面过多的扶持,充分让市场发挥作用。”李北光说,分省市指南会根据全国各省市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对于一些重复建设的问题也会起到比较好的引导作用。
事实上,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重复建设曾给各地带来资源浪费、建设土地浪费、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给地方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各地要避免出现同质化,形成各地区的差异化发展。”乔标认为,各地要加强研究,找准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特色”和“优势”上做足文章,着力打造出几个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行业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更好地科学落地。
比如,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是湖南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导致企业利润大量流向外资零部件供应商。下一步,就要进一步聚焦资源和政策手段,着力克服产业升级发展的瓶颈制约,推动这些优势行业真正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会促进国家层面的战略领域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大力提升国家在十大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扭转原来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李北光表示,中国愿与全球领先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愿意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技术和产品水平的提升,共同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共赢。 中国制造靠什么实现“弯道超车”?
◎ 依靠十年的努力,如不出现重大事件,到2025年中国将跨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强国。
◎ 到2049年,中国争取进入制造业的第一方阵,也就是综合实力要接近甚至和美国并驾齐驱,在制造业主要领域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最坚实的产业基础。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这相当于什么位置?中国制造现在的世界排名又是第几?
“在世界制造业排名中,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方阵,与第二方阵有较大差距,但在第三方阵中又遥遥领先。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分析,到2025年中国将跨入第二方阵,即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回答说。
第三方阵的“领头羊”
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介绍,《中国制造2025》出台前,2013年至2014年,工信部联合中国工程院、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有100多位院士专家参与了研究工作。研究报告为评价各国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构建了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等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将全球主要制造业国家分为三大阵营。
“我们用这18项指标对美国、德国、日本、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巴西、印度九国的制造业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论是:美国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属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紧随其后,属于第二方阵;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处于第三方阵,中国在第三方阵中遥遥领先。”屈贤明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许召元介绍说,根据18个指标计算的各国综合指数显示,2012年美国的综合指数是156,日本和德国分别是121和111,中国是81。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到2016年,中国指数已达到90左右。
许召元表示,制造强国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但有几个基本特征,就是规模够大,制造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处于全球价值链的较高端地位。目前我国在制造业规模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与第一和第二方阵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在质量效益方面,我国制造业拥有的知名品牌较少,劳动生产率低,销售利润率也较低;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的研发创新能力近年有很大提高,但与美、日、德等国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具体体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质量效益不高、信息化水平不高等五方面。”左世全说。
十年跨入第二方阵
屈贤明表示,中国工程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约为120,接近日本、德国2014年的水平,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
“依靠十年的努力,如不出现重大事件,到2025年中国将跨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我们分析预计,那时中国制造创新能力薄弱、基础能力薄弱、质量效益差等问题将基本解决,一批重要产业如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发电和输变电装备、家用电器、平板显示、工程机械等有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大批产业将达到或十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屈贤明说。
“2025年,中国要从目前的第三方阵迈入第二方阵,但还是第二方阵的较低水平。”许召元坦言,到时日、德制造业也会迈进一大步。但日、德毕竟已经过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和这两国之间的差距会明显缩小。
第二方阵并非《中国制造2025》的最终目标。《中国制造2025》还对2035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中国制造业设立了远期目标: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许召元认为,这就是说到2035年,中国制造争取进入第二方阵的领军位置,和日本并驾齐驱,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强国。到2049年,中国争取进入制造业的第一方阵,也就是综合实力要接近甚至和美国并驾齐驱,在制造业主要领域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最坚实的产业基础。
“2035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远期目标和2025是接续关系,是从追赶、并跑然后到领跑的关系。”左世全说。
发挥中国制造的独特优势
目前仍远远落后于美、日、德等国的中国制造,靠什么实现“弯道超车”?屈贤明列出了五条理由:第一,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的强烈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第二,中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世界最完善的产业体系;第三,中国企业普遍有危机感,转型升级的愿望非常强烈;第四,中国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路线,着力解决存在的短板;第五,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建设制造强国的需求相结合,给中国后来居上、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良好机遇。
据许召元介绍,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2015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16万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增加值高出45.6%。“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中国制造已经形成门类最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条件。”屈贤明说。
屈贤明坦言,对于2025年中国制造迈向世界强国之路,最担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差的问题能否根治,二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能否彻底改观。
许召元也表示,与美、日、德等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在关键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方面差距明显,不少行业的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这些发达国家手中,而这些关键性、基础性的材料和工艺需要依靠时间的积累、经验的积淀,很难短期内突破。
“要赶超发达国家,中国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许召元分析说,一是产业门类齐全,企业配套好,这是中国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最重要优势。近年来很多赴海外投资的企业都发现,国外虽然直接成本低,但很多配套不完善,综合成本还是国内有优势。二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方面有较强的规模优势,而大数据是今后制造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之一。例如,目前世界前十个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基本是美国和中国公司,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超越了日本和德国。三是在创新方面,中国拥有人才数量的优势,如果在教育质量和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将成为中国追赶的另一个重要优势。
左世全表示,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我国以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为代表的IT企业在创新应用等方面与国际领军企业差距较小,部分领域甚至是并跑。同时,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的实施,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全面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2025年 中国跨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 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2049年 中国争取进入制造业第一方阵 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 一个10年 三个10年 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 一步步走近伟大中国梦!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