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到“技防” 社区装上智能“防疫墙”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AI、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基层防控,在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时,助力人们顺利返回工作岗位,使企业更快地恢复生产。 南湖家苑是武进高新区企业员工集中居住区,每天约有5000人次进出小区,以往需六七名防控人员24小时严把测温关,按平均每人10秒计算,人工测温耗时较长。随着园区多家企业陆续复工,还将有1万名员工返程,这里的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一线防控人员很辛苦,作为园区企业,我们也想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常州华数锦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申灿说。新启用的这台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集先进的冠电子技术、热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于一体,可以对6至8米远处人流中的被测对象进行快速体温检测,温度分辨率可达0.05度,使用寿命为4万个小时,具有“直观”“非接触”以及“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特点。 智能制造防疫担当的上线,实实在在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情绪“定心丸”,也给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减了负”。 在钟楼区五星街道,1月30日起,江苏麦点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免费防疫小程序上线,公司策划和市场部门的负责人吴一唯说,小程序通过电子调查卷帮助居民自主填写体温监测;社区医院根据居民的实时体温进行有序分诊避免交叉感染;平台链接丁香医生在线答疑,帮助线上问诊、学习防疫知识。 从线上到线下 保障“复工一族”的“通勤路” 不需手持测温仪逐个监测体温,只要行人走过,节卡体温管理机器人 “看一眼”就能迅速捕捉到体温信息,并对体温异常情况进行报警……据了解,节卡体温管理机器人系统由JAKA Zu 7协作机器人、数字测温仪、视觉识别系统等部分组成,该系统集机器人技术、视觉识别及AI技术于一体,可对不同人群个体进行有序、快速、精准的测温、身份识别、信息统计及异常温度报警。可广泛应用于企业、酒店、学校、医院、楼宇等各个需要进行体温测量和统计的场合。“比如说在隔离区等比较危险的地方,就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公司市场经理介绍。 在常州火车站和常州机场,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自主清洁、杀毒灭菌功能的智能洗地机器人“小浣熊”已加入 “战疫”一线,成为特殊的“逆行者”。 一位刚刚返常的旅客看到洗地机器人时说:“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有这种智能的自动产品不仅能保障消毒清洁工作,还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的感染,也让我们的出行更加踏实。” 据介绍,“小浣熊”搭载了激光SLAM技术,同时配备高精度激光雷达、3D视觉及超声波传感器等感知技术,使其具备自我定位、精准避障及导航功能。“小浣熊”适用于火车站、机场、医院、楼宇等人员密集场所。 现场复工与“云复工” 人工智能成为新赛点 “人工智能为疫情防控战提供了新型‘武器’。”常州科教城企业三艾(江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顾蓓说,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复工复产和防疫之间努力地寻找“平衡点”。对于因为防疫需暂时留在家中“云复工”的上班族,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为他们提供了“远程办公桌”,同时也激发互联网企业升级“装备”,进入新赛道。“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社区服务……这些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接受新的考验。” 将智能防控措施落实到“最后一米”,成为复工企业的普遍选择。2月14日早上七点多,新北区罗溪镇政府在龙城大道与井岗山路路口,专门设置了企业职工进入园区的绿色通道。每位上班员工都已经下载了“智航罗溪”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注册了详细信息,企业核实后上传至平台。当员工来到入口通道时,只要打开APP上的个人信息和与信息相符的有效证件,路口工作人员进行对照核查,检测体温合格后即可快速通过。每位员工出门、到岗、下班、回家,每天都要完成四次健康状况打卡。 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从年初四开始进行人员排查,公司制作了小程序,要求企业员工进行登记。2月10日,108名常州籍且没有离开常州的员工开始复工。在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智能清洁机器人加入“抗疫”前线,在企业公共区域进行日常清洗、消毒服务等自动驾驶清洁杀菌作业。 信息来源:新华报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