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部分,强调“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必需装备的使命,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是工业的重要基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优势,乘势而为,做强做优做大。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一、聚焦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进一步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特征,代表着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化水平。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涌现出“蛟龙号”潜水器、C919大飞机、大型邮轮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东方电气集团成功自主研制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第四代钠冷示范快堆核心设备、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能源装备领域新突破。面向未来,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以装备制造业为关键着力点、以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发力创新、补短锻长。具体而言,应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企业在创新决策、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一是优化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出题机制。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家科技规划制定、重大项目指南编制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以应用为导向,组织上下游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凝练提出重大科研攻关题目,精准发力弥补短板弱项。二是进一步强化科研组织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中央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的作用,协同产业链上下游、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联合体开展攻关,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应用。引导市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科研攻关项目向装备制造业企业倾斜,推动强化基础研究能力。三是促进国产化替代产品推广应用。加快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应用,对国有企业使用和推广国产化替代产品进行考核激励,持续推动国产化替代产品迭代优化,加快将技术成果转化为高效高质的生产力。 二、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优质的市场环境是良好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细分领域出现非理性竞争现象。以风电装备为例,陆上风机平均招标价格已经从2021年初的3100元/千瓦下降至2023年末的1000元/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务普遍亏损或大幅减利。风电产品过度追求单机容量提升,过快迭代机型,导致新产品难以充分测试验证,带来质量安全隐患。非理性竞争削弱了装备制造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动力和能力,不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应当引导构建更加公平透明、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优化产业生态,为夯实新质生产力物质基础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细化操作规定、修订执行条例,对异常低价招投标进行严格规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时规范、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提振市场主体经营信心。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装备试验验证机制。支持装备制造企业牵头,联合用户、科研院所等上下游主体组建重大技术装备试验验证平台,把可靠性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加强产品试验验证管理。加强首台套装备研发、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杜绝“拔苗助长”式迭代,打造高可靠成熟产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投资开发企业选用质优、成熟、价格合理的产品,赋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分工布局,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装备制造业关乎国民经济命脉,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中之重,保证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极为关键。作为装备制造中央企业,东方电气集团始终坚持以补链稳链强链为己任,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重构加速,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出更高要求,亟需进一步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宏观层面应调整优化产业链布局,围绕重点产业链补链稳链强链,加强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四川等“战略后方”区域有序梯度转移、探索设立创投基金、组建飞地园区,进一步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同时应支持装备制造中央企业提升产业控制力,中央企业肩负更好发挥产业控制作用的重要使命,其中装备制造中央企业居于产业链中游,在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应鼓励装备制造中央企业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垂直一体化发展,提升产业控制力。 信息来源:中国政协杂志(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