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先进制造,挺起山东“产业脊梁”

时间:2023-02-02  发布者:sdszbzz 

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根基所在、优势所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制造业首先要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着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力提效。

发力先进制造,如何找准突破点、关键点?先进制造业强省“施工图”如何更扎实高效地变为“实景图”?代表委员们展开讨论。

迭代升级,推动制造业比重稳优势足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除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更要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在产业组织层面迭代升级。

2022年山东低端低质低效产能大幅压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代表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技改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过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3%左右。“挺起山东‘产业脊梁’,要更大力度转调优化低效产能。今年,山东将实施技改提级行动,确保全年技改投资增长6%左右。”张海波说。

高端化提升离不开创新。张海波表示,工信领域是技术创新最活跃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省工信厅将以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为焦点,加快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发展持续增强内生动力。

“得益于集群式发展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新和成在潍坊的香精香料、氨基酸、维生素板块都已发展为国内第一、全球领先的生产基地。我们万亩千亿新产业园里,上下游企业也已陆续进驻建厂。”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宏伟委员表示,报告提到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载体。

“形成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既要做好规划、配套先行,也要抓住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育两个关键支撑,更要聚焦集群建设的重点领域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支撑。”俞宏伟说,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离不开构建相应的服务保障体系,这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先进制造业有个显著特征是向“微笑曲线”两端演化,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的增加。烟台市莱山区有杰瑞油服、东方威思顿、持久钟表3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伏锂码、橙色云2个国家级平台,去年一年又新增16家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读过报告后,在用好生产性服务业的牵引作用方面,我们思路更清晰了。”莱山区区长蒋海华代表说,今年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尤其是发挥好龙头企业和国家级云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力争到2025年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都达到10家。

从有到优,为制造业装上智能引擎

为制造业装上智能“引擎”,可带来产业发展竞争的新优势。报告关于“推动智能化发展”的部署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产业、工业设计等,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重点领域。

位列工业互联网领域第一方阵的山东,如何在全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彬委员分享了企业的探索:天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能通过对海量历史数据、实时运行数据的集成与建模分析,实现设备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能效管理等功能,由此实现运行效率提上来,能耗、故障率降下去。平台已聚集大量产业上下游资源,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从‘有’到‘优’,报告指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方向。”刘洪彬注意到,报告提出打造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培育融合应用示范企业100家左右,“‘双100’必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走深向实,期待能有更多的典型案例、标杆经验分享推广,让广大中小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

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等数字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变革的战略先导性产业。这一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核心技术、制造能力等方面的短板有待补齐。近年来,临沂围绕激光与光电产业引进了奔腾激光、武汉华工激光等龙头企业。山东现代诚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岭委员认为,抓住光电应用的黄金期,需要在创新要素集聚上跑出加速度。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企业高端人才团队的引进支持力度,为企业与省内外院所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帮助这一产业在全产业链打造、核心项目落地等方面快速突破。

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是智能制造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北京冬奥会雪蜡车就是由该院牵头研发设计。“报告提出建好国家智造工业设计研究院,就是要更好发挥国家级平台作用,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释放创新资源集聚效应。”省自主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李新峰委员说。

“工业设计和智能制造互促共进,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就能更快更轻盈。”李新峰建议,有优势的地区可围绕工业设计出台高含金量的鼓励政策,从打造更智能开放的平台入手,推动工业设计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应用。

提升“含绿量”,加速企业绿色蝶变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落地山东,对山东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提出更高要求。报告突出引导企业加速绿色蝶变。

“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工信部首批“绿色工厂”,技术中心工程师侯珍代表对此感受很深:由天润工业承担的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绿色技术改造项目,建立起发动机曲轴铸造、锻造、加工等于一体的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冲天炉熔炼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每年可减少生铁用量9万吨、废气约10万吨、废渣约2.8万吨。

“我们在思考如何纵深推进绿色转型。”侯珍介绍,以“智能装备、智能感知、智慧管控”为核心,企业正持续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构建更自主可控的绿色制造体系。

北京冬奥会上,氢燃料电池客车大放异彩,其中就有搭载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的客车。“报告提出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充分体现了山东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视。”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颖委员表示,听过报告后,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

2021年底在济南开工建设的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济南绿动是建设主体,目前基地中多种型号的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已于去年底投产,供能用、车用等氢燃料电池产品将实现在济南生产。“未来氢能将应用到交通、供能等各领域。”陈颖说,济南绿动将持续加强自主氢能技术研发,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强化上下游协同,为打通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贡献力量。

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100项以上,看到报告这项部署,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委员很受鼓舞:“环保产业前景广阔,但技术应用推广还有不少障碍,期待在政策支持下,技术提供方与应用方能更顺畅地衔接。”

“壮大环保产业要紧扣政策导向,以可行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王勇表示,企业在炉渣处置、余热节能等方面有不少拳头产品,也将继续布局减污降碳增效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做好绿色转型的践行者。(记者 付玉婷 于新悦 陈晓婉)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版权所有: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 鲁ICP备17016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