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新动能 迈向高质量——山东踏上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

时间:2019-07-18  发布者:sdszbzz 

2018年的生产总值是1952年全年的344.4倍;外商投资企业由1981年的1家发展到1.5万多家;三年累计脱贫251.6万人……70年来,有着1亿人口的制造业和农业大省山东发生巨大变化。

国务院新闻办16日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龚正讲述了山东发生巨变背后的故事。

质量之变:传统产业大省实现凤凰涅槃

近些年,“山东在变”成为不少人的明显感受。在刘家义看来,变化之一就是发展质量在变。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经济呈现出两个“70%”的特点,即全省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70%左右,重化工产业占传统产业比重70%左右。这样的经济结构给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出挑战。

“动能不转,没有出路。”刘家义说。去年,国家批复山东建设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确定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

据刘家义介绍,近两年,山东关停了散乱污及落后产能企业近十万家。去年压减粗钢、煤炭产能分别达355万吨、495万吨,并关停违法违规的电解铝产能322万吨。

山东还规划建设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十强”产业集群。三产结构实现了由1952年的“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新技术、新产业等新经济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3.9%。新动能创造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9%提升到48%。

在腾笼换鸟中,通过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山东也换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据龚正介绍,2006年至2018年,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47.5%,重污染天气从2013年的60.8天,减到了去年的9.9天。

生活之变: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去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9%,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5年实现“过百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9549元、16297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326倍、270倍……人民生活水平之变,是山东的又一大变化。

在国新办发布会展示现场,来自山东费县手绣非遗传承人卞成飞正在展示手绣荷包、枕头、虎头鞋等。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她带动居家妇女、残疾人等500余人就业,部分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每月增收一两千元。

“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山东三年累计脱贫251.6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刘家义说。

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山东省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相关工作方案,选择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实施“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开展美丽村居建设4大风貌区、10条风貌带、300个示范村“四一三”行动。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山东加快推进农村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厕、改水、改暖“七改”工程。目前,99%的村通达客车,行政村实现光纤全覆盖。

环境之变: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山东这个向海而生的省份,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在刘家义看来,山东的另一明显变化是营商环境在变。“老百姓办事和企业办事方便程度大大改善,到山东来投资创业的人员大幅度增加,人才回流态势加速形成。”他说,今年一季度,山东人才留存率比2018年四季度上升了13.7%。

坚持深化改革,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通过“放管服”改革,山东基本实现新企业开办不超过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不超过5个工作日、新项目从立项到投资开工不超过45个工作日的“3545”目标。2018年底,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实有905.6万户,注册资本20.5万亿元,分别是1980年的35.2倍和756.3倍。

坚持扩大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外商投资企业由1981年的1家发展到1.5万多家。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300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923.9亿美元,年均增长35.3%。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齐鲁号”欧亚班列首发以来,累计开行班次602列。

刘家义说,山东正在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产业的“引进来”“走出去”,力争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双赢、互利、共享。

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网编辑  何洋/整理

版权所有: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 鲁ICP备17016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