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时间:2021-10-08  发布者:sdszbzz 

在9月23日于济南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企业论坛报告发布会上,山东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发布《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报告提到,山东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谋划确立“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战略位势显著提升,济南、青岛中心城市GDP突破万亿,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纵深推进,11个市入围全国百强城市,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

 “四新经济”跑出加速度

     报告提到,山东坚持全力拓展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坚决淘汰落后动能。

  “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关停化工企业1500多家,化工园区从199家压减到84家,为新动能加快成长腾出宝贵空间。”对全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成就,周连华介绍说。

  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方面,山东聚焦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五大传统产业,统筹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日照精品钢基地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落地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面达到70%,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山东培育壮大新动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推出4批、总投资3.6万亿元的1577个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集中培育73个雁阵形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规模突破4.7万亿,7个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

  “四新经济”跑出加速度,2020年增加值占比达到30.2%、三年提高8.5个百分点。

 高新企业年增3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总数达到1.4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1.82万家,居全国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6%,比2017年提升11个百分点。”周连华在报告中发布的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山东在着力培强创新发展新动力方面的成就。

  山东集中力量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全力构建全域创新体系。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日趋完善。聚力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省实验室5个、省重点实验室247个。

  高等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运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国家战略创新力量落户山东。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持续提升,每年拿出120亿财政资金,全力攻关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卡脖子”难题,取得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蓝鲸2号”“蛟龙号”等国之重器世界领先。

 556个重大项目打造黄河生态长廊                                                                                                                                                                                 报告指出,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方面,山东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治理,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谋划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等10大领域、556个重大工程项目,打造黄河下游千里生态长廊。

  山东深度调整能源结构。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海上风电基地、胶东半岛核电基地、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等四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和“外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2017年的18%提高到32%,煤电占比由82%下降到68%。

  加快推进‘四减四增’,今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降低6.9%,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下降36.2%,优良天数比例提升8.9个百分点,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改善24.2个百分点。市场主体1282万户

  “全面实施‘一次办好、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由20天压缩到1天,3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5800亿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山东深入实施九大改革攻坚,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夯实制度、人才和基础设施三大支撑,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其成效也是有目共睹。

  周连华介绍,在聚焦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上,山东今年持续推出了4批高含金量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选择106项高频事项,实施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提供最优服务。全省市场主体达到1282万户、3年多增长59%,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山东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横五纵”综合交通大通道加快贯通,省内高铁成环运行、通车里程达到211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73公里、重回全国第一方阵。获批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成开通5G基站6.7万个,实现16市主城区全覆盖。

  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住鲁院士达100位、国家级领军人才1224名,3年翻了一番多。新旧动能转换还造就了一大批本土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山东入选优秀企业家人数占全国的1/10,高技能人才占人才总量的25%。

 新设外资企业超万家

    山东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优化对外开放布局。

  构筑高水平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自贸区2.0版,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拿出100平方公里“净地”,聚力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

  据悉,近期,国务院批复了798平方公里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赋予了自贸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高含金量政策。

  山东还搭建高能级重大展会。搭建起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等合作新桥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持续扩大,向世界展示了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新山东。在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方面,中欧班列(齐鲁号)累计开行超3800列,城市间线路增加至50条,直达沿线22个国家52个城市,构建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全省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世界500强在我省投资企业812家,山东已成为国内外投资兴业的热土福地。

image.png

▲扫码查看《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全文


版权所有: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 鲁ICP备17016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