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就想说说内卷的话题,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都在说内卷,我寻思,这个我可以讲讲呀,以为自己很懂的样子。 但真想说点什么,却没有任何思路,我发现自己确实没想明白,于是一直就没写。 最近又看到一些的标题,类似:工业设计有没有钱途,为什么学工业设计的人越来越少了,之类的内容。 就去看了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看下来,好像也没有什么新东西。 直到昨天看完了这本书,刘润的《商业简史》,我才看到了新的思维模型。 今天就说说书里的这个思维模型给我的启发。 话说,有个海滩。刚刚向游客开放。一个小伙住海滩边上,整天无所事事,看着海滩上那么多游客,心想,要不我卖点什么吧,挣点钱。 于是他就把自己家的冰箱拖到了沙滩上,然后进了一大批可乐,做起了卖冰镇可乐的生意。 游客看到了,大夏天的正好热得厉害,就去问,多少钱一瓶呀? 小伙说30块一瓶。有的游客觉得贵,就走开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愿意买的。所以小伙的生意挺不错。 小伙的进货价,每瓶可乐是3元,每瓶可乐消耗电费0.2元,所以他每瓶净赚26.8元。 这下,小伙可发了大财了。 好,这个你听懂了。问,这个小伙挣的26.8元叫什么? 刘润老师说,这个叫做红利。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 为什么叫红利,而不叫别的什么?不急着回答,我们先往下看。 可想而知,小伙这生意不可能维持很久。因为游客里也有机灵鬼,一看这家伙很爽嘛,这生意我也能做呀。 于是来了第二个小伙。也搬来冰箱,到海滩上卖冰镇可乐。 完了,第一个小伙有竞争者了。 那么第二个小伙会卖多少钱呢?他卖20元一瓶。 这可够狠的,对第一个小伙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啊。游客都去第二个小伙那里买了。 那第一个小伙也只能跟着降价。 真是祸不单行,这时候又有更多卖冰镇可乐的小伙涌入了海滩,加入了这个竞争。 一下子把这生意,推到了充分竞争的状态。可乐的价格一落千丈。 最终,全海滩卖的可乐价格都跌到了底,一瓶卖3.3元。撇去每瓶消耗电费0.2元,每瓶只能赚0.1元。 好,这个你也听懂了。问,这些小伙挣的0.1元叫什么? 刘润老师说,这个叫做工资。嘿嘿,工资这个词我们最熟了。 原来,“红利”这个词是用来区别于“工资”的。两种收入是不同的。 每当一个大机会出现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巨大红利。就如第一个小伙挣的钱。 刘润老师说,红利的本质,就是没有竞争。没有竞争,收入自然非常高嘛。 但是,怎么可能一直没有竞争呢?当然不可能。 刘润老师说,红利的特征,就是时效很短。一切红利终将变成工资。 在这个场景中,3.3元一瓶,还能不能再低呢? 每瓶只挣0.1元,大家的价格都到底了,再降价就不赚钱了。 但你可以看到,还有新的小伙不断加入这个卖冰镇可乐的大军之中。 这,就是内卷了。已经快不赚钱了,怎么还有人往里挤呢? 有几个小伙决定退出了。 这样真没意思,还不如去海滩上捡空可乐瓶卖钱挣得多呢。 好,这个思维模型,我们先说到这里。(后面还有) 我们来看看,它与工业设计行业中的哪些现象原理相通。 遥想二十多年前,稀缺的工业设计师,一张手绘草图,就可以卖5~20万。 这钱叫什么?叫红利。 为什么会有红利?因为这是一个新的行业出现了,刚出现的时候是没有竞争的。 但是,红利能长久吗?肯定不能。 之后就像海滩上不断有新加入的卖冰镇可乐的小伙一样。 各种名称的工业设计公司遍地开花。 于是就像冰镇可乐的价格从30降到3.3是一样,工业设计的收入开始急剧下降。 因为红利出现了,所以工业设计公司开始大量出现。 又因为工业设计公司大量出现,所以红利很快就消失了,变成了工资。 但这个时候仍然有新的设计公司加入,于是出现了内卷。 再看工业设计教育这边。 高校在以每年几十万人的速度生产着毕业生。 可想而知,毕业生中,能有几个去做工业设计呢? 并非所有人都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真的是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啊。 而因为内卷,设计公司也不怎么招人了,反而要开人来缓解成本压力。但是总需要有人干活呀,于是设计公司把目光移到了校内,那些还没毕业的同学,找他们来实习,实习工资可是比毕业生的薪资要求低得多呀。 那些从设计公司离开的设计师怎么办呢? 走!内卷去。 这时候,工业设计校外培训出现了。最早的培训内容就是手绘。 想象一下,二十多年前,当一张手绘能卖几万元的时候,会有人去教手绘吗?当然不会啦。 有人进入培训行业就和海滩上有人改行去捡空可乐瓶子是一样的。这是内卷的信号。 不过手绘培训也有它的红利期。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一样是没有竞争的。手绘培训兴起,紧接着就是建模和渲染培训了。 红利期的特征就是时效短。 去学手绘,去学软件的人,学完了还是找不到工作,于是他们出门就在旁边另开一个培训班。这不就是在给自己生产竞争对手嘛。 看着这内卷的画面,一片哀鸿遍野,你一定对工业设计死了心了。 不过别着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红利到工资的内卷规律与工业设计专业无关。它其实发生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那怎么破? 我们继续说这个思维模型。为了区别于之前海滩上的“小伙”,我们把接下来的主角叫做“小哥哥”。 同样住在海滩边的小哥哥,他看到第一个小伙卖冰镇可乐并享受到了巨大的红利。心里当然是羡慕的。 但是他想,如果自己模仿这个小伙,也去卖可乐,那红利自然就没有了。何况自己不去,也会有别的人去,红利总会消失的。 小哥哥心里很清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所以他打算再观察一下。 果然没多久,海滩上就布满了卖冰镇可乐的。 小哥哥这时候想明白了,于是他也弄来了自己家的冰箱,批发了大量的可乐。他也准备卖冰镇可乐去了,但他还有另一个法宝。 他看到,很多游客买了冰镇可乐,喝两口之后就会把可乐放在沙子上。由于沙子被太阳晒得滚烫,冰可乐一会就变成了热可乐,这个时候,大部分游客也就不喝了。所以海滩上留下了很多只喝了一半的可乐瓶。 这样的话,游客其实是花了3.3元买了半瓶冰镇可乐。 所以小哥哥找了一家工厂,定制了一种保温杯套,类似咖啡杯上的纸杯套,正好套在可乐瓶上,可以保证,一瓶冰镇可乐卖给游客,在游客喝完之前,可乐还是很冰爽的。 (这里的保温杯套就是个比方,不要去想它是什么材料,怎么实现的。) 保温杯套,进货成本是1元一个。小哥哥把他的冰镇可乐定价为6元一瓶。保温杯套是免费送的。 游客现在花六元,就可以享受一整瓶的冰爽可乐了,而原来游客花3.3元只能享受半瓶。 这样一来,可乐成本3元,杯套成本1元,电费0.2元,那么卖一瓶可乐,小哥哥净赚1.8元。而其他人还是只能赚0.1元。 小哥哥的店铺一下子红火起来。其他卖可乐的小伙们,纷纷破产失业或者转行了。 小哥哥找到了新的红利,他甩掉了一大批竞争者。 不过小哥哥也知道,只要是红利,很快就会结束。因为他看过刘润的书。 刘润老师说,虽然红利变成工资是必然趋势,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制造“护城河”,来维持一部分红利存在的。请记得“护城河”这个词。 果然,没多久,这个奥秘就被所有人发现了。很多小伙开始学习小哥哥的方法,也去订购了保温杯套,使得带杯套的冰镇可乐,价格从6元一瓶,降到了4.3元一瓶。 就这样,红利再次消失。 聪明的小哥哥早已发现,天气炎热,海滩上店铺很多,供电不稳定,他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发电,买了蓄电池和稳压器用于稳定电压。他又购买了保温效果更好的冰箱用于储存可乐,又把电力的消耗降低了。 于是他成为了海滩上,可乐冰镇效果最好,用电成本最低的店铺。所以,他也是海滩上收入最高的人。 小哥哥所做的事,就是刘润老师说的,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做的比别人好一点点。 这时候,小哥哥的收入被称为“利润”。利润不同于红利与工资。它远不如红利那么大,却比工资稍微高一点。 但是,他所做的,别的小伙也能做,时间一长,护城河还是会失效的。那样利润就不保了。 所以小哥哥需要搭建更加牢固的护城河,让别人很难效仿,他才能长久地保持稍高的利润。 思维模型就描述完了,在刘润老师举的例子上我稍作了修改,希望更方便你理解。 你可以看到,小哥哥的做法实际上打破了从红利不断变成工资从而内卷的死循环。 那我们把视线再拉回到工业设计中。 你一定觉得遇到红利是很幸运的事吧。那它有没有坏处呢?有坏处。 就是当一个人因为运气好而占到了红利的便宜,但是他本人却不知道那是红利的时候,他会以为,一定是自己优秀的战略眼光让自己成为了人生赢家。 他并不知道红利是很短的。他只会感觉自己终于等到了人生的上升期。 当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可以靠手绘赚很多钱的时候,他只会去画更多手绘,赚更多钱,而忽视别的技能的提高。因为他的收入已经证明了他是成功的。 他卖了手绘方案,随后直接看到了量产产品的实物。他以为都是自己的优秀,成就了这个产品的上市。他原本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可能都还不全面,现在红利这个魔鬼更加扭曲了他的认知。 只要红利一消失,他便不再有生意,他的自信心会受到严重的打击,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梦。但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面对现实的,反而会维持处在红利之中的那种骄傲和自信。 其中一部分人,作为最早一批的工业设计从业者,顺理成章地进入高校当老师。他们对工业设计的误解,以及对红利的无知,可能影响到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吐槽过很早遇到过的工业设计老师,借用杨笠的话,“他们那么普通,却又那么的自信。” 所以红利的一个弊端,就是让人误以为是自己非常优秀,而对它产生了路径依赖,从而把自己锁死。 不仅手绘,建模和渲染也有类似的现象。 记得我大学的时候,正是那个红利风口,能建模和渲染的人都是神。 当时会建模和渲染的人因为过于稀缺,无论是学校里还是社会上都对这类人才格外青睐。 这波红利来的比手绘更剧烈,以至于扭曲了大多数人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让人以为工业设计基本等于建模渲染。 当建模渲染的培训和教程到处都是的时候,说明这个红利已经过去了。 在这个思维模型下,今天很多抱怨工业设计待遇低的现象并不难理解。 因为一波又一波的红利期都已经过去了,剩下能看到的都是工资和内卷。 不少学生是期待自己将来可以追逐到红利的。因为我们听了太多的红利故事了。所以会有同学觉得我这样的大龄设计师,干了这么多年还是老样子,真是没混出什么人样。 我很理解这样的想法了,因为红利对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虽然它短暂,但它毕竟是真实存在的。既然别人能遇到,那么我也可能。 所以有一个人群被称为套利者,是专门追逐红利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火就做什么。 之前有一个同学问我,说自己花了很多时间钻研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有了不错的技术。他问我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我想了想说,我也不太懂,应该向Grasshopper培训发展吧? 他就懵了,问我为什么。 我说,Grasshopper好像对工业设计用处不大吧。只有培训才能挣到钱吧。 他听了非常失望。 我猜他那时候投入大量时间学习Grasshopper,可能是因为看重了参数化建模突然兴起的这个红利。 但等他学成之后,这个红利已经消失了。 如果红利没有消失,他又怎么会来问我该怎么办呢? 培训行业就是红利消失之后最后的喘息机会了。 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这大概就是套利者的普遍宿命吧。 这里并不是说学习Grasshopper不对,我自己也学。 我只是强调动机。 如果你是为了追逐红利去的,那么红利结束你自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如果你真的是热爱参数化建模,那不需要别人指点。成为高手,就是自己终身的目标。 反观我自己的专业历程,我没有赶上任何一波红利。 我也很庆幸自己没有遇到任何红利。因为它太具有腐蚀性。 而我始终在忙于建造和加固我的护城河。 我觉得工业设计这个专业,可以建造的护城河是比较广泛的。 08年,我在德国设计公司只呆了9个月就离开了。 很多人不理解,之后总有人问我为什么离开那么好的工作机会。 我当时并不懂刘润老师说的这些内容,但我明确的是,我不能只会设计电动工具,我必须会设计更多产品类型。越多越好。 如果只会设计一种产品类型,那么我跟只能卖冰镇可乐的小伙是一样的,最终只能落到拿工资或者被淘汰的地步。 不但要会设计更多领域的产品,而且要在每个领域中尽可能地更专业,这就等于是把护城河挖的更深更宽。 从电动工具,到电动代步工具。从手持仪器,到医疗设备。从心脏起搏,到体外循环。从工程机械,到农用机械。从火箭发射,到宇宙空间站。所有偶遇的与工业设计相关的领域,我都会钻研一下。 而练习演讲与写作,目前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也许能为自己以后做一些职业培训工作打好基础。 说了这么多,我需要给刚进入这个专业的同学们梳理一下。 首先,在学校里,你的任务是先成为一个能卖冰镇可乐的小伙。你需要有可乐,有冰箱,还要有电。也就是练好你的基本功。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专业,就另当别论了。 快毕业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人转了方向。有的人转了交互,有的人转了平面,有的人转了产品经理。 这就相当于你看到,有的人去海滩捡空瓶子赚钱了,有的人去海边给别人拍照赚钱了,有的人甚至离开了这个海滩。 看到身边同学的各种动作,正常人都会慌张。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通过这个思维模型,我想告诉你:不用慌。 因为哪里都用红利。红利不分专业。 同样,哪里的红利都一样短暂,不管转去什么方向,只要没有自己的护城河,他们最终都将沦为一个拿工资的打工人。 如果你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要不就立马在此处开始挖你的护城河吧。 不过刚来到海滩的时候,你肯定先要内卷一段时间的,先拿一会工资。 记得有句话,我们以前老师经常说,说我们刚毕业就失业。 这也算是内卷的另一种表达吧。但我有不同的想法。 我觉得追逐红利的人是以内卷告终的。 而追逐利润的人,应该是以内卷开始的。 鼓起勇气踏入内卷的战场,试着进步和提高。 你如果能在某个领域获得足够的经验,那么这段护城河可就结实了。可以再换下一个产品类型。 今年我参加的两次比赛,也是对自己从来没有设计过的产品类型做一次挑战,希望能拓宽护城河。 知道了红利,工资和内卷之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工业设计学生,所能看到的大多数现象都是工资和内卷。而听的最多的故事却又是红利。 比如,我们能看到,找工作的内卷,考研的内卷,设计培训的内卷。毕业后走上社会,最先看到的人,也都是拿工资的打工人。给人一种绝望而没有未来的感觉。 而我们在书本里或者是纪录片里见到的设计大师们,基本都是红利时代中的人。(这里我不点名了) 为什么他们年纪都比较大?因为他们赶上了二战后工业崛起所带动的工业设计的第一波红利。 学生多看红利故事,是有一定的鼓舞和榜样作用的。但红利故事与现实内卷之间的差距如此明显,会让学生觉得非常的分裂。 这里没有对前辈大师不敬的意思。但是,仅仅从红利的角度来看,他们正是第一个在海滩卖冰镇可乐的小伙,以及第一个卖保温杯套的小哥哥。他们的成功有自己努力的因素,也有把握时机的幸运。但是他们的故事不可复制。 你,或者你身边的学生是不是想过要成为中国的工业设计大师? 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设计大师? 在我看来是不会有的。因为红利期早就过了,甚至红利期就没有出现过。 我们国产品牌的崛起也就是近五年的事,这个时候社会上的工业设计师已经人数众多了。 我觉得,只有当“优秀的工业品牌稀缺”的红利和“优秀工业设计师稀缺”的红利,两者时间上正好重叠的时候,才会出现工业设计大师。而这个时间点主要出现在二战结束以后。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重要。大师如果真的存在,反而说明大家水平普遍很差。 而今天,可以说优秀的设计师太多了。 再看看所谓的国内知名工业设计公司,它们大多也是赶上了那波红利的。 红利过后,知名老牌这个名气还残存,但内部风光早已不在了。要不然,设计公司怎么会去搞设计培训这么奇怪的事呢? 不过红利消失这是好事。不被红利所扭曲,这个专业才会露出它的本来面目。那些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的人,才会走进来并且留下来。 而那些套利者,会连同红利的退潮一起被冲走。 个人如此,设计公司如此,高校也是如此。有的只会留下一些被红利吹起来的虚名,留在原处供后人瞻仰而已。 以前听到不少人讨论起工业设计师的成长路径。还是那一套:从设计助理,到设计师,到设计总监,到产品经理,或者再到创始者之类的,看上去是不断向上攀登的过程。 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人为假想的,有点类似于,文凭等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似的。 但是这样的分级不仅偏离现实,还不能代表能力水平,更不能指引你的成长,反而容易让人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头衔上。 如果我设定的目标是一年后成为设计总监的话,老板很容易承诺让你当设计总监,从而压低你的工资,或者和你谈什么别的条件。 因为头衔这个东西,说白了是别人给与你的,需要别人决定的,而讨好别人会必然成为你的努力之一。 就算你当上了设计总监,你的水平真的就有什么提高吗? 相反,如果你的目标是一年后深度了解某类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关键技术以及设计方法,那么即使你没有什么头衔,这个目标也能指引你的成长和进步,而且你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最近依然有同学找我聊,表达自己的迷茫和焦虑。这个我很理解,我也一样。以我的经验来看,迷茫和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这个世界的一些底层规律不了解。 当然我也有很多不了解,所以要多看书嘛。同学说,我焦虑的要死,无法静下心来看书。没关系,我来看书,然后把重要的讲给你听就好了。 信息来源:工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