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继华副会长在“2021 年度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工作总结报告

时间:2021-12-27  发布者:sdszbzz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和会员企业代表,大家上午好!

首先向“2021 年度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的获奖企业和项目组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我谨代表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科技创新奖奖励管理委员会,就“2021 年度科技创新奖”申报及评选工作向大会做总结报告。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是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的《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和山东省科技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精神设立,旨在鼓励和表彰我省装备制造业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协会严格按照《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科技创新奖评选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通过申报、形式审核、初评、终评、现场考察、公示公布等程序,认真开展科技奖的评审评定工作,共评出一等奖 11 项、二等奖 24 项、三等奖 44 项。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奖工作获得广泛支持,申报项目数量和质量同比明显提升

去年(2020 年度)科技创新奖评选和颁奖工作,在省内外反响强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赢得了我省装备制造企业的广泛认可。

今年 6 月 5 日在德州举行的一届九次会长办公会议,总结了 2020 年度奖项组织工作经验,通过了《2021 年度(第二届)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草案)》、《关于评选“2021 年度科技创新奖”的通知(草案)》以及“《2021 年度科技创新奖工作计划》”,并于 6 月 8 日正式发布申报通知。

在奖项申报和征集阶段,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和各市协会、各专业分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为了让广大企业深入了解项目申报范围、程序和评价指标,秘书处先后赴青岛、济宁、淄博、烟台、威海等地开展科技创新奖及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今年共受理 253 个项目申报,同比增幅 33%,申报项目覆盖全省十六市以及全行业各细分领域, 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共有 79 个项目获奖,同比增幅 232%。其中:青岛申报 52 项,居各市首位,增幅 44%;济南 39 项,增幅 129%;威海18 项,增幅 80%;枣庄 16 项,增幅 300%;其他各市也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我代表省协会向积极组织申报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二、评选过程公开、科学,评选结果公正、权威

本届科技创新奖的评选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省科技厅《关于开展全省社会科技奖登记备案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科技创新奖评选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高标准严要求开展。

初评由专家组按照项目创新性、知识产权、技术难易程度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标严格筛选;终评由山东大学等省内外 7 位权威专

家组成终评委员会,从优从精从严开展,对入围终评项目交叉评阅, 反复比对论证,确定形成拟授奖推荐项目;秘书处按程序组织对一等奖和部分二等奖推荐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经评审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后,在官网予以公示,本届科技创新奖评出由冰轮环境申报的“智能高效柔性连续冻结线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为代表的 11 个项目授予一等奖,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申报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等 24 个项目授予二等奖,汶上海纬“高速列车铸钢系列制

动盘”等 44 个项目授予三等奖。

 三、获奖项目创新水平高,代表性强,符合我省对 4 大类 48 个子类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的谋划和布局

本届科技创新奖获奖企业有中车青岛四方、潍柴重机等大型企业集团,山东豪迈机械、山东蒂德精机等行业领军企业,中科青岛生能、山东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以及山东力诺、尤洛卡(山东)这样的行业或区域龙头企业;这些获奖项目既具有广泛的技术、行业、区域代表性,又有显著的创新要素和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立项有来自于国家、部委和省市计划项目,也有来自于企业自主立项项目,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代表或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对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极其重要的意义。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ti)——回顾今年的科技创新奖申报评选工作,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有待我们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做出改进:

四、组织申报工作有待加强

本届项目申报征集过程中,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宣传培训工作不能普及。部分项目申报材料不完整、规范性不足以及项目水平和申报奖项等级不匹配等原因,导致在形式审核和初评环节被淘汰;另外, 仍有部分大型骨干企业对科技创新奖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国家行业科技创新奖的评授改革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地区申报项目数量仍然偏低。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协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技术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做好科技创新奖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科技成果总结能力;二是加强与各市主管部门的沟通,充分发挥各市行业协会、办事处和专业分会的作用,力争明年奖项申报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积极鼓励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申报

 本届参评的智能制造类别中先进机器人、工业视觉以及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几个重点方向的项目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占比依然偏少。在 2022 年度工作中,我们将以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为总抓手,推动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全行业产品由中低端向高端提升,推动全行业生产过程和大型整机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与国家和山东省“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相呼应。

六、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地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助推我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勿忘责任在肩,排除困难推进科技创新奖工作

 我们协会自从 2020 年承接山东省科技厅开展行业科技创新奖评

选工作以来,深感使命之庄严、责任之重大,同时也感到压力之沉重和困难之艰巨。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新冠疫情仍存在不确定因素,环保,安全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装备制造企业的经营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但我们牢记“引领行业科学发展、指导企业健康成长”初心使命,谋求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现协会发展目标。

在 2022 年度科技创新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将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企业有参与感、获得感,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确保科技创新奖工作顺利开展。

(二)为企业提供高质高效的精准服务,推进科技创新工作2021 年开始,我们协会组织省内外行业领域权威专家成立科

技成果评价委员会,在全行业全面铺开科技成果评价(鉴定)工作, 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为三十余个科技成果进行评价(鉴定),精准解决了企业成果总结和评价方面的“痛点”。2022 年度,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评价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我们还将继续丰富和深化协会服务内容,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等方面,在知识产权、国家政策性扶持奖补资金申报、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企业信用等级认定、体系认证、战略咨询、融投资服务和人力资本等方面提供高效全面、专业的服务。

七、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鉴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总结这两年来的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经验,我们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型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标杆示范作用

 大型企业创新能力强,机制完善,在人才,资源以及平台等方面有突出优势,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型企业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标杆作用,在辐射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周边区域经济起更加积极的作用, 带动中小企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高多方协同创新水平,实施传统产业整体升级专项行动,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呼应国家“双循环”和“双碳”战略,建设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专精特新”企业和整机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要各有侧重。

“专精特新”企业应产业协同,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注重技术改造、材料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解决关键 “卡脖子”技术,拥有自己的“金刚钻”,促进传统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拓展,焕发新的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整机龙头企业应侧重产品设计创新和功能创新,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步建立起自主的核心研发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运维体系,抢占巨大的整机后市场机遇。

(三)中小微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借助外力走低成本科技创新之路。

中小微企业是推动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们在技术、人力、财力及资源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但我们可以精准定位,深挖客户需求,借助外力和上下游企业、高校、社会科研机构共同搭建网络化、开放式的空间载体,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低成本科技创新之路,将自身有限能力与资源聚焦于某一细分行业或细分领域,通过不断进行研发与技术创新,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做“小而美”的企业。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和会员代表!

 “2021 年度山东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的顺利开展与评选, 达到预期目标,是我协会主动承接政府职能、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成绩,这些成绩离不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代表协会在此向省科技厅、工信厅和各市主管部门,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奖申报评选活动的各位企业家,向在评审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做出的“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秉持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宗旨,通过“科技创新奖”引导技术、人才、资金要素向科技创新链条聚集,让“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成为我省乃至我国行业领域内知名奖项!让科技创新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 鲁ICP备17016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