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奋进路 鉴往知来启新程——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时间:2024-09-30  发布者:sdszbzz 

1840年6月,英吉利舰队在珠江口的悍然炮声拉开鸦片战争序幕,屈辱的旧中国被动迈出现代化的蹒跚步履;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开始了75年建设改革发展的宏大历史叙事。

曾几何时,积贫积弱的中国面对“洋钉”“洋油”“洋布”“洋火”“洋灰”这样的初级工业制品都无能为力;曾几何时,中国制造一度被贴上“山寨”“劣质”的标签,“器不如人”的历史深深刺痛着国人的心。当风驰电掣的高铁跑出“中国速度”,中国高铁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当横亘沧海的港珠澳大桥惊艳亮相,“嫦娥”“悟空”漫舞苍穹,“蛟龙号”“奋进者号”遨游深海;当C919展翅蓝天,山东舰驶向大洋……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大国重器不断“上新”,中国制造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产品产量领跑全球,制造大国正在稳步走向制造强国!

093001.jpg

一、跨越式增长的工业经济

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分阶段看,1949—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胜利,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在整个“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9.7%的增长速度。1958—1978年,“二五”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工业经济曲折前行,年均增长7.8%,1978年工业增加值为1621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工业增加值1992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2年超过20万亿元,1979—2012年年均增长11.4%。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2013—202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增速换档但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为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093002.jpg

二、迅速扩张的工业产能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面临厂房残破、设备落后的基础条件,原材料供给严重不足,日用生活消费品仅有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不多的品种产出;75年来工业发展开疆拓土,如今我国能够生产的产品覆盖原材料、消费品、中高端装备等各个领域,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原材料产品产量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何式增长。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为47.1亿吨,比1949年增长146倍;粗钢产量10.2亿吨,增长6449倍;水泥产量20.2亿吨,增长3064倍;平板玻璃9.7亿重量箱,增长897倍;化肥产量5714万吨,增长9522倍。消费品从供应短缺到琳琅满目,轻工业联合会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有100多种消费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23年,纱、布产量分别达2234万吨、294.9亿米,比1949年增长67.3倍、14.6倍。

装备生产方兴未艾,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以及磁共振、超声影像等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3011万辆,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手机、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为15.7亿台、3.3亿台、1.9亿台、43.0万套,均位居全球首位。

093003.jpg

三、显著增强的国际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短缺经济和开放不足制约工业贸易发展,我国仅有少量的对外出口。改革开放后,我国依托不断夯实的产业基础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快速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扩大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达23.8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1417倍。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我国在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到46.5%,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上升到90%以上。2023年,机电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58.5%,其中,汽车出口522万辆,我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四、引领高端化发展的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制造业高端创新持续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载人深潜、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机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深度渗透。大国重器举世瞩目,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C919国产大飞机开启商业运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2023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比2012年提高5.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支撑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783.3万套,3D打印设备产量278.9万台,比上年分别增长23.3%、36.2%。

新能源产业加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30.3%、54.0%、22.8%。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产品高速生产,2023年水轮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充电桩等绿色能源相关产品同比分别增长35.3%、28.7%、36.9%。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58.6%、57.1%、50.7%。

093004.jpg

五、纵深推进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不仅意味着技术上的飞跃,更是对制造业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不断追求。数字化转型正引领着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未来。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数实融合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我国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位,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9%。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大约缩短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

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37.7万个,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每秒7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增速超70%,为高效处理加工海量数据提供基础能力;“5+2”顶级节点稳定运行,服务企业超40万家,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个,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9600万台套;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2.2%和79.6%,较2019年分别提高了12.1和9.4个百分点。累计建成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的40%,全年新增11家,占全球新增总数的52.4%。

093005.jpg

六、持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基础近乎为零,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几乎没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随着新中国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我国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成为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支撑。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从青蒿素到杂交水稻,从石油地质勘探取得突破到万吨巨轮下海,我国科技创新始终聚焦国家和人民需要,基础前沿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质加速,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我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截至2024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42.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定中国为全球最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中国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总量的14%。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为全球5G建设提供中国方案。1G空白、2G跟跑、3G突破、4G并跑、5G领跑,移动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脉络是中国制造崛起的缩影。

093006.jpg

七、新质生产力引领装备制造业新时代

装备制造业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装备制造业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服务机器人产量达783.3万套,3D打印设备产量278.9万台,比上年分别增长23.3%、36.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成为引领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实融合”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23年末,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全球共有153座灯塔工厂,其中62座在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新技术持续催生新场景、激活新动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2.4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73%;机电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58.5%,其中,汽车出口522万辆,我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持续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

093007.jpg

八、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75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生的共和国迎着朝阳前进;75年后,在东方的曙光中,新时代的共和国重整行装再出发,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开启了新纪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金壮龙部长指出:“我们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75年来中国制造曾经爬坡过坎、破浪前行;展望未来,中国制造将由大向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75年沧桑巨变,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焕发出蓬勃生机,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的辉煌奋斗史诗——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将与广大会员企业一道,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携手并进,行稳致远!

093008.jpg

郭广礼 综合自国家统计局官网、人民日报、央视网、经济日报等


文末04.jpg

文末02.jpg

文末03.jpg

版权所有: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 鲁ICP备17016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