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之年,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毫无疑问,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是核心,工业软件深入应用是关键,工业软件将企业的研发端、供应链端、生产端、质量端、设备端、营销端全部打通,实现业务链的整体联动、高效协同,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近日,浪潮集团副总裁魏代森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1.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经过近5年的持续改革,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红利开始显现,经济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目前,山东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位列全国第二,多个项目成为全国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联合八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智能制造两步走战略,到2025年,大部分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要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化。 在魏代森看来,制造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数字经济全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说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与核心呢? “工业4.0的背后是消费4.0,从自动化大批量生产,再到如今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似乎是一个循环。过去的生产模式以产品为中心,以制造为核心;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是消费驱动的。制造业正在向服务业转型,这是当下推进智能制造的大背景。”魏代森强调。 2.如何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 “中铁工业自2019年开始打造智能工厂,2020年建立了完整的ERP体系,2021年搭建整个智能制造体系。通过一体化的五大工业软件系统,实现了纵向集成横向互联,PLM、ERP、SCM、MES、IIoT等系统全面打通,助推公司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从卖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从粗放式工厂向精益数字化工厂转变,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魏代森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 在他看来,企业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主线,这是最重要的。魏代森表示: 1.必须基于最先进的模型来设计,搭建统一数据模型,将设计、制造、管理三个环节完全打通; 2.要创新数字化供应链,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链条模式,建成网状的、协同的、智能的、可视的、可预测的供应链体系; 3.要围绕商业和业务协同网络,将产业协同网络建立起来,与生产服务商、供应商、物流商还有资产运营商展开协作; 4.建立新一代智能工厂的核心,便是运用工业软件,包括MES、EMS、WMS、QMS等系统,解决生产制造‘端到端’的高效集成问题,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绿色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5.要运用AI+数据边缘侧,激活工业大数据的潜力,发展机器视觉智能检验、安全生产实时管控等AI场景; 6.要推进下一代的工业物联网络应用,融合5G、TSN等新一代网络技术,构建精确实时感知的工业物联网络,打造快速响应的人机协同制造模式。 3.破解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则由工业软件来定义——这样一条逻辑线,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所认可。 “作为支撑制造强国发展和创新的‘国之重器’,工业软件已成为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魏代森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通过坚决贯彻国家软件发展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两名城带多名园、百名企育千名品”重大工程,山东省不断开创软件产业发展新局面,今年1-7月全省软件产业实现收入4937.1亿元,同比增长17.8%。 其中,济南、青岛两个中国软件名城,1-7月分别实现软件收入2387.3亿、1716.9亿元,同比增长14%、12.9%。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两家园区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在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园。浪潮通软、华天软件等一批工业软件“山东品牌”被打响。 为共同探索工业软件产业化路径,构建工业软件创新体系,助力山东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浪潮通软推动发起的“山东省工业软件联盟”已于日前正式启动,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集聚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各方力量,有效整合产、学、研、用各方资源,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扩大紧耦合生态圈,破解关键软件“卡脖子”难题,加快推进山东省工业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工业软件作为支撑制造强国发展和创新的“国之重器”,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工业软件深入应用,可打通研发域、供应链域、生产域、质量域、设备域、营销域,实现业务链整体联动和高效协同。浪潮通软已形成自主完备的工业软件体系,从边缘层工业物联网平台到车间层MOM智能工厂管理系统,再到ERP经营管理系统,涵盖数字供应链、生产制造、质量管理、智能工厂、智能物流、设备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关键应用,全面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 信息来源:经济导报 |